州文旅广案复[2021]第8号b类
州文旅广电局对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135号提案的答复
李和菊等9位委员:
您们好!首先,衷心地感谢您们对湘西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全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局认真吸纳该建议并在工作中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狠抓转型项目建设、优化旅游投融资环境、培育文旅产品新业态、提升文旅标准化水平、发展乡村旅游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康养产业、文旅村镇建设等,全面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以创新理念为纽带,进一步树立文旅协同发展思想。一是提高新站位,实现机构融合。全州文化旅游系统坚持融合主线,突出“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把我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真融合、深融合。二是紧盯新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编制《湘西州“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湘西州国土空间规划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等规划,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州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率先把旅游业打造成千亿产业。三是开创新局面,整合各方力量。整合州政府办、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广电局人员、资源,成立了五个工作组,形成了大抓文化旅游、大兴文化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以宣传推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创新效能。一是摸清文旅资源家底。为了做好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州长龙晓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系统、全面开展戏曲、非遗、旅游商品等14类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打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目前,已完成2200个单体资源的调查工作。二是做实文旅商品产业链。安排50万元资金,支持11名州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在旅游景区开展传承活动。组织优秀非遗文创企业,参加成都非遗节、上海世界非遗展等交流展示活动。目前,全州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的文旅商品加工企业达20家。2020年,全州文旅商品产值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13.3%。三是创新宣传推介手段。开展“湘西旅游宣传营销月”、“发放千万消费券 促进文旅大消费”等系列活动,赴怀化、邵阳、济南、深圳等城市开展专场推介会。“寻找乌龙山抖音王”抖音短视频大赛、吉首矮寨大桥马拉松赛、龙山八面山帐篷节等节事活动,持续吸引眼球,引爆旅游市场。四是认真讲好湘西故事。凤凰创作升级《边城》《凤凰样子》《竹山花开》,吉首提升《山风鼓韵》《巫傩湘西》,永顺推出《毕兹卡的狂欢》等旅游演艺节目,受到游客追捧。2020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赶秋、舍巴日、苗族祭祀等非遗节庆活动进景区,实现主客共享。开展“文旅融合看湘西”征文、短视频大赛,评选优秀文章60篇,优秀短视频42个。
(三)以强化供给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文旅融合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0年,全州20个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42.34亿元。全州文化旅游项目签约11个,协议资金22亿元,招商项目落地实施7个,落地资金6.2亿元。2021年1-6月,全州36个重点文旅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24亿元,完成年投资计划的49.2%。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确定的十个重点督办项目已完成投资12.67亿元,完成年投资计划的51.71%,完成度居全省第一。二是提升人才素质。疫情期间,组织2900名干部职工、从业人员,参加在线学习。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导游培训班,组织县市区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协会等负责人,赴秀山、酉阳、铜仁等地考察学习。三是强化督查抓落实。印发了《全州全域旅游工作专项巡察问题整改方案》《关于全州旅游工作座谈会重点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全州全域旅游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落实责任,确保任务举措落地见效。通过考核评比,2020年,凤凰县、吉首市、龙山县、永顺县评为全域旅游发展优秀县市。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空间布局上,文化旅游发展不平衡,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很好的串珠成链、连片成面,整体优势发挥不够。二是资源利用上,特色、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整合提升不够,缺乏引擎性旅游景区,部分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三是产品档次上,以观光游产品为主,休闲、研学、康养等产品发展不够,新产品、新业态不足,冬季旅游、夜间旅游等产品缺乏。四是文化内涵提升上,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发掘和创新不够,主题不鲜明。五是人才培养上,全州缺乏全面深入掌握文化、旅游两个领域专业知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文化旅游的创意缺失成为我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短板。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尽快编制完成“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等规划。督促指导县市、景区编制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州、县市、景区三级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兴州理念,优化提升“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围绕凤凰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矮寨大桥4大核心景区,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两条乡村游精品线,构建全州1小时文化旅游经济圈”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
(二)突出项目支撑作用,持续推动景区提质升级。以创建国家等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全方位开展景区大提质行动。指导凤凰县围绕对接高铁和磁浮,抓好古城协调整治、沱江风光带延伸开发等工程,进一步拓展古城游玩空间。吉首市深挖放大路桥奇观、峡谷风光等优势。永顺县突出抓好芙蓉镇、不二门提质升级,完善综合配套,提高聚客留客能力。督促指导其他各县和湘西高新区提质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助推全州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
(三)丰富旅游项目文化内涵,不断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把民族文化融入项目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依托特色农业、乡村文化资源,建设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质遗迹等,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支持打造一批知名的“湘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加快公共游憩空间项目建设,搞好老街区整治修护,留住文化根脉,高品位打造芙蓉镇、里耶镇等特色文旅小镇。
(四)创新宣传推介手段,提升“神秘湘西”品牌影响力。优化提升“神秘湘西”品牌内涵,打造一批影响深远的固定节庆活动,持续办好土家族舍巴节、苗族赶秋节等节庆活动,完善民族节庆活动进景区工作机制,发挥节庆效应。紧盯“五一”“六一”“国庆”及暑假等节假日,开展多维度、滚动式的宣传营销,全面掀起文化旅游大宣传、大造势、大营销热潮。
签 发 人:向汝莲
联 系 人:孔 觅
联系电话:15874372921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1年 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