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农案复〔2021〕第43号a类
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号建议的答复
陈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改善我州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对标对表中央、省、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做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全州1567个行政村已全面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行政村比例已达到91.07%,全州1567个行政村均建有垃圾收集点,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1座,吉首市和永顺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全面启动,吉首市计划年底投入运行。
二是农村厕所革命纵深推进。2018年—2020年,全州完成改厕18万口,全州51.万农户完成30.2万口,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7年的45.34%增加到51%。新建(改造)乡镇公厕148座;今年新建农村公厕57座。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2019投入1亿元建成4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投资3.5亿元建设1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8至2019年,争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10307万元,全州建设单户型污水处理设施1355套、联户式污水处理425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24套,2020年153个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村全面完成,发改、农业部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6000万元,用于凤凰县、永顺县、龙山县共15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整治黑臭水体整治20处,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汛后河道、水库保洁清理专项行动。
四是农业资源化利用全面加快。全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83.8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五是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层次推进。全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授牌村达到40个,全州启动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以10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的速度,推进州级美丽乡村工作。共完成1673个自然村2269公里,全州实现“组组通”。开展特色民居保护,我州已有172个村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31个村获得中央专项保护资金3.92亿元,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支持的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之一,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5亿元,累计投入4.2亿元,开展保护整治特色民居20022栋;全州共排查“空心房”3332栋,拆除(维修)3323栋,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470户,村寨绿化率达到36.39%,创建州级“秀美村庄”600个,全州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7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
虽然我州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还存在许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今后下大力气解决。
一是重点难点问题仍需进一步攻克。我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历史欠帐多,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农村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厕所改造的资金保证等重点难点问题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在管护长效机制的建立方面研究不够充分,加之因财力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我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起步较慢,乡村治理的工作任务重,特别是垃圾、厕所、污水管网等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后续服务和管护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普遍偏弱,村级承担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能力不足,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不够。特别是您提到的旱厕未清零,农村水环境存在恶化风险,农村垃圾收运体系不健全、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并就厕所革命、乡镇、村水污染防治、管护体制、投入方面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
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宣教力度。抓好《湘西自治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若干规定》等贯彻落实,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大力开展“文明新风”进农村、“五好家庭”“星级农户”“最美庭院”等大评小奖活动,在广大农村倡导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利用美丽乡村大擂台赛、美丽乡村入画来等主题宣传活动的契机,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使农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人。
二是着力加大投入保障。加大争资上项力度。搞好项目设计、包装,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做好相关项目试点和实施。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计划安排上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倾斜,支持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抓好公益平台建设。引导机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配套政策。逐步研究出台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返利返税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实体和个人参与建设。
三是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加大垃圾处理力度。加快吉首、永顺两座大型垃圾发电厂项目建设步伐,通过试点推进的方式,以点及面,全面推开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落实,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加快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按照中央部署,我州属于三类县,从2021年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每年完成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77500口,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州实际情况的厕所改造推广模式和污水处理方法。加大传统文化古迹的保护。做好传统村落、古桥、古井、古作坊的保护,特别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和管理,避免因无人居住而荒废败落。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原则,合理确定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出资责任,探索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付费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提升管护服务水平。做好各级各部门的有机衔接,理顺人、财、事的关系,落实部门责任。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建立完善村党组织领导、议事委员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庄管理机制,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完善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互相监督,加快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签发人:田科虎
经办人:陈肖子俊
联系电话:15074338537
湘西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