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文旅广议复〔2021〕第17号a类
州文旅广电局对州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答复
吴仙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湘西非遗文化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湘西州非遗保护工作和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经广泛调研,听取各县市、相关单位意见后,现答复如下:
一、规划引领,资源整合,推动文旅全域发展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始终把文化旅游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门路”。坚持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围绕凤凰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矮寨大桥4大核心景区,保护开发300个特色村寨,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构建全州1小时文化旅游经济圈,努力把湘西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今年,我州集中力量,委托第三方以突出湘西生态特色、山区特点、文化内涵为原则,高标准编制了《“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正在编制《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建设规划(2021-2035)》,策划储备一批重大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省、州“十四五”重点项目笼子。
二、合理利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规模
1、加强非遗资源挖掘整理与创新创意。为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推动非遗资源转为化非遗资本,我州在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成为全国第二个挂牌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北京木真了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创非遗平台先后做为牵头企业入驻工作站。工作站深入调研湘西传统文化,研究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契入点,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乡间田野调研,撰写近4万字调研报告,为创新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2、指导特色文旅小镇建设。我州里耶镇、苗儿滩镇、芙蓉镇、山江镇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其中山江镇是武陵山区(湘西)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非遗资源丰富。山江紧扣“神山圣寨”打造精品景区,“一山、一馆、一戏、三村落”的旅游产品体系。深度开发八公山,恢复建设蚩尤庙、蚩尤炯、蚩尤像,举办苗族“四月八”祭祀、蚩尤祭祀等文化活动;保护、开发、利用国家传统村落,在雄龙、黄毛坪开展苗绣、苗鼓培训和苗年活动,将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支持建设苗族博物馆,挂牌州级苗族服饰传习所;投资280万元打造了《苗寨故事》文化演艺节目。2020年,山江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8亿元。现在4个省级特色文族小镇中均设立有非遗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有的还有以非遗为元素的旅游演艺晚会,每年至少开展1-2次进景区非遗保护传承活动。
3、强化区域布局,推介非遗精品路线。湘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厚重底色,在全域旅游布局时,我们就紧扣“一山一水”资源分布情况,提出了“神秘苗乡”和“土家探源”两条特色旅游线路。经过近几年推介和打磨,全州已基本形成六条精品线路:“神秘湘西”旅游精品线路;土家探源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路;神秘苗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路;“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精品线路;神秘湘西红色旅游环线;神秘湘西非遗旅游线路,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需求。
三、组建机构,出台政策,构建全域旅游大平台
1、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有力。我们整合州政府办、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广电局人员,成立了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综合协调、项目建设、游客服务、宣传营销、监管执法五个工作组,制定工作制度,统筹推进全州文化旅游工作高效发展。今年,围绕州委推进全域旅游决策部署,对县市、19个州直部门开展专项巡察,印发了《2020年全州全域旅游工作考核细则》,加强调度,强化落实。
2、强化保障措施,提供政策支撑。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等文件,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3、整合资金投入,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州36个重点文旅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39.2亿元,完成年投资计划的57.96%。省文旅厅督办的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52亿元,完成年投资计划的74.34%。“十四五”期间规划文化旅游重点项目332个,计划投资3156.55亿元。
签发领导:向汝莲
承办人员:向靖
联系电话:15807438299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1年9月6日